致远恐泥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yuǎn kǒng ní
基本解释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暂未找到成语致远恐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致远恐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破镜重圆 | 宋 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
在此一举 | 《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
不敢苟同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齐头并进 |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裾马襟牛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空穴来风 |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如臂使指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喟然长叹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目不转睛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