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于思的成语故事


于思于思

拼音yú sī yú sī

基本解释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于思于思的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和宋国发生了战争,宋军统帅华元在犒劳将士时忘记了自己的车夫羊斟。羊斟怀恨在心,驾着战车把华元送到敌营,华元被俘,后来他逃回宋国,去巡视修城墙工事,遭到民工的讥笑:“胡子满腮,于思于思,丢盔弃甲还挺神气!”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于思于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拔苗助长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作壁上观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罪上加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有血有肉 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进谗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