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

恐吓


拼音kǒng hè
注音ㄎㄨㄥˇ ㄏㄜˋ

繁体恐嚇
词性动词


恐吓

词语解释

恐吓[ kǒng hè ]

⒈  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他恐吓破产的人。

menace; terrify; threaten; intimidat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恐赫”。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

《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院长不须相恐吓。”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虏以虚言相恐赫耳,未必敢来。”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终身之交在此,半路絶交亦在此,莫以状元恐赫人也。”
清 顾炎武 《书吴潘二子事》:“庄氏 既巨富, 浙 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而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诗怎么样?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其实是大可以不必作的。”

国语辞典

恐吓[ kǒng hè ]

⒈  以胁迫的言语或行动威吓人。

《儒林外史·第一回》:「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著实恐吓了他一场。」
《红楼梦·第九一回》:「有叫他在内趁钱的,也有造作谣言恐吓的,种种不一。」

恫吓 威吓

分字解释


※ "恐吓"的意思解释、恐吓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名小偷在公交车上行窃得手后,被失主发现,见失主追下车,嚣张的小偷边恐吓失主边仓皇逃窜,最终被正在巡逻的南宁市巡警一大队民警逮个正着。

2.当你占领一阵地而受到被敌人包围的威胁时,你应迅速集中力量,以攻势动作恐吓敌人。在你觉得退却已不可避免的场合,用这种佯攻,便能阻止敌人分遣军队以困扰你的侧翼。

3.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不近人情。

4.为报复陷害他人编造传播虚假恐吓信息者被抓获。

5.其实,只有一个人真的误按下了交替健,但是四分之一的清白无辜的参与者在主试者的大声恐吓之下承认了他们根本没干过的事。实在匪夷所思。

6.我是阶级斗争的运动员,什么难听的话都听过,不但要听难听的话,还要捱打,还要面对恐吓和威胁。

7.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千山万水。不惧艰难危险恐吓安危,不怕山高壑深邪恶阻挠。“记者节”祝愿记者朋友:一生安康幸福!工作顺利圆满!

8.我们认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9.不久,我就收到了一大堆威胁恐吓,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说我是玩弄女性、同性恋、酗酒者、吸*者,所有常见的把戏而已。

10.如果你想我哭,凭恐吓就能够,而你其实不必真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