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shì

志士


拼音zhì shì
注音ㄓˋ ㄕˋ
词性名词

志士

词语解释

志士[ zhì shì ]

⒈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引证解释

⒈  有远大志向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閒。”
唐 雍裕之 《早蝉》诗:“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元 刘詵 《送范主一宪郎》诗:“庸夫老邱里,志士轻山川。”
丁西林 《妙峰山》第四幕:“他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是一个抗战的英雄。”

国语辞典

志士[ zhì shì ]

⒈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分字解释


※ "志士"的意思解释、志士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鲜红的旗帜,飘荡血染的风采;无数的志士,谱写不朽的传奇;庄严的国歌,传递信仰的力量。十一国庆节,让各族儿女在欢乐中沸腾,共同祝福伟大母亲国泰民安,繁荣富强,明天更美好!

2.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志士仁人蹈厉奋发、艰苦求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绝的尝试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3.而只有那些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守死善道,百折不挠的仁人志士。

4.雨是秦槐汉柏下仁人志士落下的悲怆之泪;雨是桃花潭水边知己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泪;雨是茫茫戈壁间守边将士愁苦寂寥的乡思之泪。

5.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6.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7.那时,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爱国志士目睹山河破碎,莫不忧心如焚,纷纷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8.这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彪形大汉,同样颈挂军牌,一身军装,上衣敞开露出结实的肌肉,一头金色短发根根竖立,一看就知道这个马志士一定是满脑子肌肉的兄贵……

9.青春乃心境,而非年华;青春非现于桃面朱唇之艳,灵活矫健之躯,而现于志士之气,遐想之境,激情之盛。

10.宪兵队用酷刑折磨爱国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