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之音
词语解释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指靡丽的文风。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引《礼记·乐记》:“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
⒉ 泛指淫靡的音乐。
引《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⒊ 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引梁 孝元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
参见“郑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国语辞典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引《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
近濮上之音 靡靡之音
最近近义词查询:
强化的近义词(qiáng huà)
此次的近义词(cǐ cì)
柔美的近义词(róu měi)
疏导的近义词(shū dǎo)
方剂的近义词(fāng jì)
流露的近义词(liú lù)
紧迫的近义词(jǐn pò)
隔断的近义词(gé duàn)
特级的近义词(tè jí)
视力的近义词(shì lì)
讴歌的近义词(ōu gē)
期间的近义词(qī jiān)
通常的近义词(tōng cháng)
抵触的近义词(dǐ chù)
不同凡响的近义词(bù tóng fán xiǎng)
尽头的近义词(jìn tóu)
毋庸的近义词(wú yōng)
药品的近义词(yào pǐn)
到底的近义词(dào dǐ)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人力车的近义词(rén lì chē)
干枯的近义词(gān kū)
店东的近义词(diàn dōng)
替身的近义词(tì shēn)
缓慢的近义词(huǎn m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èr dīng二丁
- mù wū木屋
- lí hé shī离合诗
- shén zhǔ神主
- yè jīng液晶
- měi róng shù美容术
- zhí zhuó执着
- jī diào基调
- zhí tǐng tǐng直挺挺
- fěi jī诽讥
- méi rén没人
- dào guāng道光
- pín kùn贫困
- jiǎng shǎng奖赏
- bái yī rén白衣人
- yì jù逸句
- chēng mù jié shé瞠目结舌
- huì táng会堂
-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声载道
- huí huà回话
- dù lǐ肚里
- tú téng图腾
- xiǎo shí liǎo liǎo小时了了
- kuǎn dōng款东